2018年10月,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我盟以来,对粳稻、耐盐碱水稻等优质品种选育及栽培模式进行了技术攻关,袁隆平院士的品牌效应,极大促进了我盟大米产业向高端迈进,进一步提升了“兴安盟大米”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今年9月3-4日,孙俊青厅长带队来我盟调研时指出,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承担实施的“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”项目是厅盟会商制度落地实施的典范。北方寒地水稻(粳稻)育种及关键技术攻关,培育出13个表型稳定的高世代水稻新品系,其中3个获得自治区品种审定证书,形成配套栽培技术模式4个,对2021年度北方寒地水稻进行了测产,亩产达715.3公斤,与我盟平均亩产550-600公斤相比,成功实现亩增产100公斤目标。耐盐碱水稻育种及关键技术攻关,筛选耐盐碱新品系20余份,连续三年实现亩产超500公斤,达到了高产、稳产,形成1个栽培技术模式。旱作水稻育种及关键技术攻关,筛选出适宜水稻旱种品种10个,对旱作水稻膜下滴灌、浅埋滴灌、旱直播等栽培节水技术进行集成研究。平台载体建设,挂牌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、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。推进人才队伍建设,依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技平台和专家团队的科技力量,着力提升本土科研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,荣获“草原英才”个人2名,兴安英才团队1个,自治区创新先锋岗2个,自治区创新先锋号1个,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,还柔性引进水稻育种、栽培技术专家8人,绿色通道引进博士1名、硕士29人,为推进我盟水稻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。
6月18日“一中心一基地”挂牌成立
9月3日孙俊青厅长在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调研
9月24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优质水稻测产观摩会